• 最新文章
  • C语言
  • 51单片机开发
  • STM32单片机开发
  • Python入门
  • NumPy矩阵运算
  • SciPy数值计算

计算机基础:计算机与二进制

今天的课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,重点讲述二进制计数、数制的转换,最后简单归纳一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。 0和1的组合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组合,因为用0和1可以描述灯泡的亮与不亮、电路的通与断。 可以使用0和1来表示多个灯泡的亮与不亮,用0表示灯泡不亮,用1表示灯泡亮,图中0和1的组合01011完整描述了5个灯泡的当前状态。 0和1也可以描述电路电位的高低,高位为,低位为0。计算机的电路都是由电子

计算机基础:计算机发展简述

欢迎大家来到计算机基础训练营,今天的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,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了解。   人类自始至终一直在追求高效的计算工具,算盘的出现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了,它起源于中国,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,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。 1642年,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齿轮类似的装置,制成了齿轮式加减法器,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加法机,相对算盘来说,它是一种自动化的计算工具,

STM32单片机:深入剖析STM32的时钟系统

时钟系统在单片机中的作用,就如同心脏脉搏对人体至关重要一样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STM32的时钟系统相较于简单的51单片机而言,显得异常复杂,无法仅凭一个时钟系统就解决所有问题。这对STM32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。本文旨在深入剖析STM32的时钟系统,帮助读者透彻理解其背后的运行原理。   单片机时钟是由晶振产生的,晶振在通电后会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振荡信号,这个信号就是单片机时钟的源头

数据分析工具Pandas:快速掌握Pandas应用

Pandas是基于Python语言的数据分析工具,它在Numpy基础上构建,Pandas封装了大量标准的数据模型,并提供了操作大数据所需的工具,降低了编写数据分析程序所需的工作量,提高了开发数据分析程序的效率和质量。 进入操作系统的命令行窗口,在命令行窗口输入并执行下面的命令: pip3 install pandas 即可安装Pandas数据分析工具。 Pandas用于操作数据的结构主要是Seri

STM32单片机开发:HAL库开发模式

在前面的STM32实验中,我们采用了直接配置寄存器的方式(也称为寄存器开发模式)。配置的时候,我们需要查阅STM32单片机的技术手册和数据手册,了解寄存器的详情配置方式,看用到哪些配置位,这些都是很琐碎、机械的工作。使用寄存器开发方式直接操作内存单元,效率高,且对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更为灵活和精细。然而,在实际开发中,STM32单片机一般不采用纯粹的寄存器开发方式,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: 开发速度

STM32单片机开发:按键中断实验

前面一节课我们了解了STM32的中断机制,并学会了如何配置与中断相关的的寄存器,也了解了开启外部中断的具体配置步骤。 本节课我们应用前面学过的中断知识,通过按键触发中断来点亮发光二极管。两只发光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接到PA8和PA9引脚,按键一端接地一端接到PC0引脚,PC0引脚默认高电平。当按键被按下后,触发EXTI0线中断,在EXTI0线中断处理函数内改变发光二极管的状态。具体实验电路见下图。

应用Scipy完成插值运算

插值是一种‌利用已知数据点来估算未知数据点数值‌的方法,它通过一定的算法或公式,填充或预测缺失的数据。简单来说插值是一种在给定的点之间生成新点的方法。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理解插值运算。 假设我们有两个已知的数据点:(1, y1) 和 (2, y2),其中y1和y2是这两个点对应的函数值(在实际应用中,这些值可能是通过实验、测量或计算得到的)。现在需要在x=1.5这个位置找到一个插值点,即估算

STM32单片机的中断机制

在前面进行按键控制LED灯的实验中,程序采用轮询方式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,程序运行效率非常低下,若需要高效率运行单片机程序,就要摆脱轮询方式,使用中断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。本文主要讲述STM32的外部中断机制,掌握外部中断寄存器的配置方式。 STM32的所有GPIO都可以用做外部中断源的输入端,STM32通过一个中断向量表来管理中断事件,中断向量表有256条记录,这说明STM32可以支持256个中断

C语言程序调试方法

程序编写完成或在编写过程中,需要对程序进行测试,根据测试发现的错误,进一步诊断,找出发生错误的原因和具体代码位置进行修改,这个过程称为程序调试。在一些情况下,可能需要查看或跟踪程序的运行状态,这种情况也属于程序调试。 在C程序中,程序调试有多种方式可以使用:可以使用C语言的printf等输出函数在怀疑出错的代码位置输出调试信息,例如输出变量的内容等;也可以使用assert语句(断言语句)输出调试信

对鸢尾属植物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与可视化

鸢尾属植物数据集最初由统计学家与生物学家Ronald Fisher在1936年的论文《The use of multiple measurements in taxonomic problems》中提出。数据集中的样本由Edgar Anderson测量得到,而后被Fisher用于其论文中,作为线性判别分析(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)的一个例子,用以证明分类的统计方法